目 录
一般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矿区概述 1
1.1.1交通位置 1
1.1.2地形地貌
1.1.3河流及水系
1.1.4气象及地震
1.1.5本区经济状况
1.1.6水源及电源
1.2井田地址特征
1.2.1井田地质构造
1.2.2水文地质
1.2.3其他有益矿物
1.2.4地质勘探程度
1.3煤层特征
1.3.1煤层
1.3.2煤层顶、底板
1.3.3煤质
1.3.4瓦斯
1.3.5煤尘及煤层自燃
2井田境界和储量
2.1井田境界
2.1.1井田范围
2.1.2开采界限
2.1.3井田尺寸
2.2矿井工业储量
2.2.1储量计算基础
2.2.2井田地质勘探
2.2.3工业储量计算
2.3矿井可采储量
2.3.1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2.3.2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
2.3.3矿井可采储量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矿井工作制度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1确定依据
3.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2.3矿井服务年限
3.2.4井型校核
4 井田开拓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4.1.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4.1.2工业场地的位置
4.1.3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带区划分
4.1.4主要开拓巷道
4.2方案比较
4.2.1提出方案
4.2.2技术比较
4.3矿井的基本巷道
4.3.1井筒
4.3.2井底车场及硐室
4.3.3主要开拓巷道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5.1煤层地质特征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
5.2.1带区位置
5.2.2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5.2.3带区巷道布置
5.2.4工作面接替顺序
5.2.5生产系统
5.2.6巷道掘进方法
5.2.7带区的生产能力和带区采出率
5.3 带区车场
5.3.1带区车场的形式和线路布置
5.3.2带区主要硐室布置
6 采煤方法
6.1采煤工艺方式
6.1.1设计带区地质条件
6.1.2采煤方法及其机械化程度的确定
6.1.3回采工作面参数的确定
6.1.4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及相应设备的选择
6.1.5回采工作面运煤方式及其运输设备的选择
6.1.6工作面支护方式及采空区处理
6.1.7工作面设备布置
6.1.8采煤工艺
6.1.9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
6.1.10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
6.2 回采巷道布置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6.2.2回采巷道断面选择及其掘进方式
7 井下运输
7.1概述
7.1.1井下运输的原始条件
7.1.2矿井运输系统
7.1.3各环节运输方式
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7.2.1设备选型原则:
7.2.2带区煤炭运输设备的选择
7.3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7.3.1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3.2运输设备运输能力验算
8 矿井提升
8.1矿井提升概述
8.2主副井提升
8.2.1主井提升设备选型
8.2.2副井设备选型
9 矿井通风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9.1.1矿井概况
9.1.2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9.1.3矿井通风类型的确定
9.1.4主扇工作方法的确定
9.2带区通风
9.2.1带区通风
9.2.2工作面通风
9.2.3通风构筑物
9.2.4工作面风量计算
9.3掘进通风
9.3.1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9.4硐室风量计算
9.4.1井下各硐室
9.4.2其它巷道所需风量
9.4.3备用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9.4.4矿井总风量计算
9.4.5带区风量计算
9.4.6风量分配和风速验算
9.5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9.5.1矿井通风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
9.2.5矿井通风阻力计算方法
9.6矿井通风机的选择
9.6.1矿井的自然风压
9.6.2初选通风机
9.7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9.7.1预防瓦斯事故
9.7.2预防火灾事故
9.7.3预防矿井水灾事故
10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
综放面顶板顶煤分类及研究
参考文献
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
中文原文
致 谢
…………